欢迎访问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官网!

宏观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走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31日   阅读次数:240次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

        上半年,受房地产调控、去产能化等因素影响,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出于对政策效果的观察和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不确定性的考量,在延续上半年出台政策措施的同时,下半年将保留灵活微调的余地,以兼顾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宏观调控措施将更趋灵活,对我省准确把握国家调控力度和节奏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省必须牢牢把握结构调整这一主线,进一步强化发展基础,在调控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性。
        1
、财政政策:中央投资将进一步向重点区域和产业倾斜
       
下半年仍将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政策重点从总量刺激向更加突出调结构转变。引导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加大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力度、优化政府公共投资、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  结构调整仍是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7 5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新开工23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达到6822亿元。下半年中央投资节奏可能会有所加快,对稳定投资将起到积极作用。新开工项目审批将有选择的适度放开,中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项目将是国家支持的重点。我省要把握国家支持的重点,谋划储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2
、货币政策:流动性控制根据形势变化将更加灵活
       
央行已经明确指出,下半年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上半年,央行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34月份公开市场大额回笼货币,到6月末,M2增速已经回落至18.5%,接近年初设定的17%的目标,通胀预期得到了有效管理。同时,政府对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的清理和调控的初步效果已经显现,为下半年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提供了空间。在经济下行风险增加而通胀风险降低的情况下,当前继续加大力度紧缩的可能性已经明显减弱,加息、上调准备金等紧缩型政策的出台将后延,回笼资金力度可能有所减弱,流动性控制会有所放松。面对灵活的货币政策,我省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信贷政策变化,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的重点项目,确保项目建设资金。
        3
、外贸政策:产品出口结构调整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
       
6月份开始,国家的外贸政策调整力度明显加大。619,央行宣布二次汇改, 715,包括部分钢材、有色等在内的406个税号商品的出口退税全部取消,外贸结构调整力度在不断加大。下半年外贸政策整体相对稳定。继续完善出口退税率结构,两高一资行业产品的出口退税面临进一步取消。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升值态势仍将持续,部分低附加值产品将面临较大压力。商务部制定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案》近期也将出台,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将从《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调整到《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与此同时,国家将加大对服务外包、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力度。我省资源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仍然较大,主动加大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帮助企业适应国家外贸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增强出口竞争力。
        4
、区域政策:以强化功能的区划调整成为长期趋势
       
从去年开始,多个城市着手实施了行政区划调整。2009年,上海将原南汇区划入浦东,天津撤销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今年以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沈阳、北京已经公布了具体的调整方案;深圳和厦门两大经济特区正式扩容,范围从原来的部分区域扩大到全市范围,特区面积分别增加了5倍、11倍。如此大范围的调整行政区划,表明经济已经发展到必须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界限的新阶段。在今后一段时期,以行政区划调整来实现区域功能互补将是激发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推动经济发展由点状拉动向区域融合、区域一体化方向发展。我省要顺应当前发展新趋势,积极推动行政区划调整,解决跨江发展等受制于行政区划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强化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激发区域发展的新活力。
网页建议使用内核为 IE9及IE9 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技术支持:政维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