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官网!

文化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园地

安徽将完善机制守好徽风皖韵“底蕴”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6日   阅读次数:1855次  

      近年来,安徽累计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6亿,用于开展文物修缮、文物数字化保护等近200个项目。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为了守好徽风皖韵历史底蕴,今后将从吸纳不同层面资金投入、规范建设行为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投入机制。

  分类保护促进“应保尽保”

  历史文化名城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发展的珍贵记忆,也是不可再生的珍稀资源。全省以历史文化名城为重点,积极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划定,指导各地选配具有文物、文史、方志、建筑等专业知识的人员开展历史文化街区资源摸底,符合条件的及时申报。

  从2016年至今,安徽省新增历史文化街区20片。同时,开展历史建筑全域普查,已经认定、公布了5290处历史建筑,推进了测绘建档及挂牌保护工作。

  下一步,全省将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传承体系研究,以历史建筑为依托,提升历史文化保护创新能力,形成可示范、推广的案例。加快实施分类保护,促进“应保尽保”。

 规范建设行为不破坏山水环境

  省住建厅要求各地以后要坚持真实保护,坚决防止拆真建假、拆旧建新等建设性破坏行为;坚持整体保护,不得破坏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及历史建筑所依托的山水环境。

  近期计划提请省政府公布历史文化名城内第八批国保和省保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等历史文化保护线,强化文物执法巡查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文物行为。

  相关部门将保护工作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注重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历史风貌提升与居民生活提升并重,促进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融。注重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持续增强历史文化街区宜居性。

 吸纳不同层面资金参与文物保护

  近年来,安徽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单位资金支持,累计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6亿元、分配省级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修缮、三防工程、博物馆展陈提升、文物数字化保护等近200个项目。

  根据统计,自2016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对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项目予以支持。重点支持名城中的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以及历史文化风貌环境整治提升等。

  2021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又专门印发通知,加强历史建筑测绘建档资金支持。要求各地在开展现状摸排的基础上,科学预测申报资金数量,按国家确定的标准开展历史建筑测绘。

  今后,全省将不断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投入机制。加强房屋保护修缮、街巷环境整治,促进相关资金的整合利用。支持各地加强名城保护与旅游等产业发展结合,积极吸纳不同层面的资金参与到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护中。

网页建议使用内核为 IE9及IE9 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技术支持:政维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