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官网!

江淮大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江淮大地

甘肃省投资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31日   阅读次数:3968次  

矿产能源

甘肃地域广阔、地形多变,土地、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是中国的资源大省和“有色金属之乡”。甘肃境内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1种,其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镍、钴、硒、铂族金属等10种,居全国前5位的有34种。尤其是金川的铜镍矿,其规模仅次于加拿大的肖特贝里硫化铜镍矿,居世界第二位。煤炭资源保有储量92.4亿吨;石油资源储量33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67.25亿立方米;水力总蕴藏量为1724万千瓦,可装机容量为1309万千瓦;风能资源储量2.3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2667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可开发资源量约为520万吨标准煤/年。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及核燃料、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调峰电源和输配电网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和大型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积极推进核能资源的商业开发利用,加快建设核燃料生产基地和乏燃料后处理基地。抓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沼气发电等试点项目建设。2015年全省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7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装机占全省电力装机比重达到36%。

石油化工

甘肃是中国最早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石化工业是甘肃工业的支柱产业,现已形成石油勘探与加工、合成橡胶、精细加工、有机与无机化工基本原料、化学清洗等25个行业,生产800多种石化产品。随着涩—宁—兰天然气输气管道和兰—成—渝成品油管线,以及将要建设的哈—中输油管线、乌—兰原油、成品油管线、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线的建成,为甘肃石化工业发展实现原料多元化,进一步拓宽市场提供了有力条件;千万吨炼油能力的形成,标志着兰州石化原油加工规模达到了国际水平。80万吨乙烯项目的建成,兰州石化公司生产的烟气轮机、特种橡胶和石油树脂引领着全球同行业核心尖端技术。

围绕国家石化工业基地和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石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启动兰州石化新增1000万吨炼化工程建设,利用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资源,推进兰州石化乙烯扩能改造,将兰州石化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基地和重要的乙烯、碳五、裂化催化剂加工生产基地。发展壮大玉门特种油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改造提高庆化石油加工转化能力。支持白银银光公司扩大TDI生产能力,建设聚氨酯生产基地。加快陇东国家重要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科学合理布局发展煤化工产业。大力发展环保涂料、催化剂、生物化工等精细化工产业,积极发展高浓度复合肥,农作物专用肥等新产品。

特色农产品加工

 

甘肃面向国内外市场,从战略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业三个层次推进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发展以定西为中心,辐射带动兰州、白银、天水、临夏北部、平凉的马铃薯种植业,以甘南、临夏、河西地区、陇东地区为重点的草食畜牧业,以河西地区为主的酿酒葡萄、啤酒大麦、玉米制种、蔬菜种植业,以平凉、庆阳、天水为重点的优质林果业,以定西、陇南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百合、油橄榄、花卉、花椒、黄花菜、玫瑰、黑白瓜子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大力扶持和培育发展包括农垦企业在内的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让战略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从不同层面“长高”、“壮实”起来。

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鼓励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整合资源,引导企业按园区模式布局,发展产业集群。支持各地发挥优势,重点发展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酿酒原料、果蔬、制种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建设以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技能化培训为特点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推进张掖、武威、定西、庆阳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支持建设临夏清真食品加工基地,促进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酿造、肉蛋奶加工、休闲食品、饮料等食品工业发展。

文化旅游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一道神秘而独特的西部文化风景。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由于多民族的交流、融合,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甘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世界藏学府—夏河拉扑楞寺,拥有天水麦积山石窟、平凉崆峒山、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甘南草原、永靖黄河三峡、漳县贵清山、景泰黄河石林、成县西狭景区等一批名山秀水,拥有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汉代阳关、玉门关遗址、张掖大佛寺铜奔马出土地—武威雷台汉墓等名胜古迹。

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报刊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出版印刷、文化旅游、动漫等产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企业,引进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集团,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东部历史文化利用展示基地、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兰白都市圈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创新基地。

以“文化甘肃、山水甘肃、民族甘肃、现代甘肃”为主题,以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黄河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线为基本构架,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形成“点、区、群、带”相配套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整合旅游资源,促进区域合作和整体开发,重点培育天水—兰州—敦煌的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大漠风情游,甘南—临夏—兰州—白银的黄河风情、草原风光、民族文化游,兰州—会宁—平凉—庆阳的红色胜地、民俗文化游等特色精品旅游线,大力改善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开发多层次旅游产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塑造地方特色旅游品牌。推进旅游咨询服务的信息化,提高服务能力。

现代服务

甘肃处于西北地区中心位置,坐中四连,是西北铁路网和公路网的中心。具有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区位优势。

在未来,甘肃将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现代服务业。一是做大做强物流产业。充分发挥甘肃区位优势,加速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兰州商贸物流中心、兰州集装箱节点站、天水现代物流园和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等项目建设。二是推动金融业加快发展。着力提高资本市场利用水平,推进重点企业加快上市融资,推进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三是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紧紧围绕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更新的需要,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大力发展会展业。把“兰洽会”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对外交往、投资、经贸合作平台。在积极举办各种地方节会的同时,大力吸引国内外会展活动在甘举办,推动全省会展产业向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五是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不断增加就业岗位。

优势产业及发展方向

甘肃地域广阔、是中国的资源大省、能源大省和“有色金属之乡”。经过多年的努力,甘肃已经形成了以有色冶金、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筑材料、食品医药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发展成为中国西北的重要工业基地。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甘肃将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开拓、共同繁荣的原则,进一步拓展利用外资的渠道和领域,采取多种投融资方式,吸收利用省外投资,充分挖掘我省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和潜力,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条,着力打造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化工、现金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提高产业规模和集中度。立足我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着力培育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

有色冶金

甘肃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的重要基地。目前,甘肃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矿石采选和冶金加工为主,包括地质勘探、工程施工、机械制配、科研设计、教育培训等综合配套的现代化冶金有色工业体系。甘肃已建成了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金川集团公司、白银公司、腾达西北铁合金公司、兰州铝业股份公司、甘肃稀土集团公司为主的骨干企业。

加快发展冶金有色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冶金有色金属基地。支持酒钢集团、金川公司、白银公司、兰州铝业、兰州连城铝业、西北铝加工、华鹭铝业、东兴铝业、稀土公司等骨干企业加快扩能改造和技术升级,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依托金川公司镍和酒钢集团冶炼、轧制生产线优势,开展上下游协调合作,建设西部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发展新能源综合利用的高载能产业,推进电冶加一体化发展。依托骨干企业,大力发展镍铜钴等有色金属下游精深加工产品。

中医药及生物医药

甘肃是中国中药材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种,居中国第二位,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在全省中药材初加工企业中,已有13家企业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规范化生产开始起步。甘肃是国家优良抗性植物的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有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甘肃现有生物技术企业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多家,建有符合GLP要求的毒理研究所和符合GCP要求的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具有三条国际先进水平的菌苗、疫苗生产线。在疫苗、基因工程药、天然药物、动物转基因、农作物良种繁育等方面,取得了大量重大科研成果。

依托省内科研单位研发基础和优势企业的品牌效应,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建设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实现规范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物和成药加工,开发中成药、藏药、新药系列产品,发展药膳、保健等新特药精深加工产品。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兰州中医药产业园、陇西中药材物流园和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

装备制造

甘肃已经建成兰州和天水两个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具有较强的机械制造能力和零部件加工能力和零部件加工配套能力。在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真空设备、风动设备、电工电路、无线电整机、集成电路封装、矿山机械制造等领域已形成产业优势,拥有兰石集团、兰州电机厂、天水星火机床厂、天水风动工具、510所等企业和科研所等一大批品牌和知名度较高的国内企业。

依托现有制造业基础,以兰州、天水、酒嘉、金昌为重点,加强现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重组,加大技术创新和招商引资,充分利用我省材料工业优势,突出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建设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以及大型设备维修和再生产基地。围绕建设国家新能源基地,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整机及配套设备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建设数字风机设备和太阳能光伏光热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实施新能源装备成套和产业化。重点支持兰石集团、蓝科石化公司等企业发展石化通用设备制造;重点支持天水星火机床公司、风动工具厂等企业发展机械电工电器设备制造;支持国内汽车企业来我省投资发展,重点发展各种车辆及零部件产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节选
国办发〔2010〕29号

  战略定位和重点发展战略
  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
  ——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兰州等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打造陇东、河西两大能源基地,构建各具特色的组团式发展格局,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通资源能源运输通道,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实施以节水和治沙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重点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快实施生态补偿,加大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战略。以“两州两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定西市、陇南市)为重点,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大幅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实施以优势资源开发转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等产业基地,着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和物流业,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目标
  ——到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缩小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规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实现预期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建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建成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省级示范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实现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国家支持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十大政策《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节选

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国函〔2009〕150号,以下简称《批复》),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

国家在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布局上,对甘肃省优先安排。对循环经济专业基地内的项目,在符合产业政策和项目相关管理程序的情况下,加大支持力度。

优先支持甘肃石化、有色、建材、钢铁、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原料材料基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对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适当放宽产业规模。

国家制定产业振兴规划实施方案、引进先进技术和实施自主创新重大项目等,向甘肃循环经济专业基地予以倾斜,并在重大关键技术和设备引进方面给予支持。

适当放宽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项目资金额度限制,适当提高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专项补助资金比例。
继续加大对甘肃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广节能新技术。

国家对甘肃省循环经济专业基地的基础设施、水利、交通、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公益性项目,加大支持力度。

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资源型企业按政策规定足额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由企业自提自用,自主按政策规定用于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

按照有关办法的规定,由甘肃省和有关机构发起设立甘肃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基金。

支持在甘肃省实行环境税试点,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国家财政在实施支持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中,重点向甘肃省循环经济专业基地倾斜。
                   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五大优惠政策

价格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和分质定价制度,逐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水平,推进中水回用,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对国家淘汰和限制类项目及高能耗企业严格实行差别电价;

财政政策:省财政设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培训和表彰等,对应用先进能源利用设备的,实行设备投资补贴政策;

投融资政策:对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直接投资、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

废弃物利用政策:鼓励企业循环利用资源,鼓励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对未经加工的废弃物,不得向利用单位收取任何费用,利用财政资金建设项目及财政资金补贴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利用废弃资源生产产品的单位;

政府采购政策:将节电、节油、节煤、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政府还要优先采购绿色产品。 

甘肃省情概况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处,横跨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土地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00多万,辖12个地级市和2个民族自治州,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省会兰州是西北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公路、铁路、航空基本形成立体交通网络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2606公里。航空现有兰州、敦煌、嘉峪关、庆阳、天水、张掖、金昌7个民用机场,通达全国各地和香港。

甘肃地域广阔、地形多变,土地、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是中国的资源大省和“有色金属之乡”。全省国土面积居全国第7位,土地和耕地的人均占有量都比全国人均水平高出一倍多。甘肃境内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1种,其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镍、钴、硒、铂族金属等10种,居全国前5位的有34种。尤其是金川的铜镍矿,其规模仅次于加拿大的肖特贝里硫化铜镍矿,居世界第二位。煤炭资源保有储量92.4亿吨;石油资源储量33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67.25亿立方米;水力总蕴藏量为1724万千瓦,可装机容量为1309万千瓦;风能资源储量2.3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2667万千瓦以上。甘肃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现有药材1527种,是中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甘肃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农作物病虫害少,地域差异极为明显,农产品多样化特征突出,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种子产区、马铃薯产区和五大牧区之一,还是种植酿酒葡萄的最佳生态区之一,为发展加工工业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甘肃还出产品质优良的畜产品,牛羊肉是甘肃省独具特色和资源优势的畜牧产品,羊肉产量位居全国第四,绵羊细毛及半细毛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目前,甘肃已经形成了以有色冶金、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筑材料、食品医药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发展成为中国西北的重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开发建设,甘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甘肃将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开拓、共同繁荣的原则,进一步拓展利用外资的渠道和领域,采取多种投融资方式,吸收利用省外投资,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医药、生物制造、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建材业、轻工纺织业、建筑业等传统产业,大力振兴石化通用设备制造、机械电工电器设备制造、汽车及专用设备制造等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重点产业。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12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提出用8年时间分两阶段推进实施总体方案,努力构筑黄河上游、长江上游、河西内陆河和黄土高原四大生态安全屏障,力争到2020年全省各类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以上。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将按照“前三年打好基础攻难点、后五年全面推进见成效”的设想,分两阶段推进实施。第一阶段截至2015年,届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将加快实施,重点生态区生态功能将得到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11.86%,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要比2010年降低30%。产业结构调整要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将调整到10:50:40左右。第二阶段到2020年,生态保护建设和补偿机制要基本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要明显提高。

    总体方案将试验区划分为河西内陆河地区、中部沿黄河地区、甘南高原地区、南部秦巴山地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等五大区域。河西内陆河地区着力构建河西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中部沿黄河地区以水土流失防治和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建设沿黄河生态走廊。甘南高原地区以水源涵养、草原治理、河湖和湿地保护为重点,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南部秦巴山地区优先保护森林、河湖等生态系统,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陇东陇中黄土高原以水土保持和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促进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建设。

    总体方案还明确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推进扶贫攻坚和城乡协调发展、加强支撑能力建设、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等五大重点任务,并提出了财税、投资、产业、金融、国土资源、价格、对口帮扶等扶持政策。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2013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按照国家关于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文化大省的总要求,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筹全省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确定了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的工作布局简称“1313工程”。 “一带”是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三区”是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十三板块”包括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

根据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甘肃省将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把甘肃建设成为继承优秀历史文化、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带动经济转型发展、推动现代文化创新的文化大省,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子。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将分两个阶段:2012年——2015年为第一阶段。编制出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规划,启动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点项目,到2015年,重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2016年——2020年为第二阶段。全面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项目,到2020年,大多数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展示,形成较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新高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目前,着力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已成为全省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全力推进建设,甘肃的文化名片一定会越擦越亮,甘肃发展的步履一定会更加铿锵有力!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

建设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的重要举措,也是甘肃省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构建向西开放战略平台的重要支撑。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位于兰州新区机场东部,总面积约3.39平方公里,其中围网内面积约2.86平方公里,配套区域面积约0.53平方公里。

综合保税区距兰州市大约45公里,距中川机场约2公里,距中马铁路货运站约12公里,航空、铁路及公路运输条件便利。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设有保税加工组团、保税仓储物流组团、口岸作业组团、办公区、普通仓储组团及配套居住组团。保税加工组团面积为1.4平方公里,主要布局出口加工型企业;保税仓储物流组团面积为0.86平方公里,主要布局国际物流配送企业和进出口商品存储;口岸作业组团和办公区面积为0.6平方公里,主要布局口岸报关、报检、订舱(车、箱)、装(拆)箱、签发提单、结汇、进口清关等口岸功能的公共平台;普通仓储及配套居住组团面积为0.53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入区企业员工的生活配套和普通商品的存储。

    目前在综合保税区保税仓储物流区域,南翔万商等知名企业已正式入驻,另有多个项目准备入驻。在综合保税区附近区域,兰石集团、兰州电机等一批外贸企业正在加快集聚和建设。同时,以出口外向型企业为重点,尤其把面向中西亚出口的企业,主要核心部件、原材料从国外进口和产品主要以国外为市场的“两头在外”企业以及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企业作为重点的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招商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当中。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

建设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的重要举措,也是甘肃省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构建向西开放战略平台的重要支撑。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位于兰州新区机场东部,总面积约3.39平方公里,其中围网内面积约2.86平方公里,配套区域面积约0.53平方公里。

综合保税区距兰州市大约45公里,距中川机场约2公里,距中马铁路货运站约12公里,航空、铁路及公路运输条件便利。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设有保税加工组团、保税仓储物流组团、口岸作业组团、办公区、普通仓储组团及配套居住组团。保税加工组团面积为1.4平方公里,主要布局出口加工型企业;保税仓储物流组团面积为0.86平方公里,主要布局国际物流配送企业和进出口商品存储;口岸作业组团和办公区面积为0.6平方公里,主要布局口岸报关、报检、订舱(车、箱)、装(拆)箱、签发提单、结汇、进口清关等口岸功能的公共平台;普通仓储及配套居住组团面积为0.53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入区企业员工的生活配套和普通商品的存储。

    目前在综合保税区保税仓储物流区域,南翔万商等知名企业已正式入驻,另有多个项目准备入驻。在综合保税区附近区域,兰石集团、兰州电机等一批外贸企业正在加快集聚和建设。同时,以出口外向型企业为重点,尤其把面向中西亚出口的企业,主要核心部件、原材料从国外进口和产品主要以国外为市场的“两头在外”企业以及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企业作为重点的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招商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当中。

兰州新区

兰州新区地处兰州、西宁和银川三大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821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24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5万人。兰州新区既是我国陆板块几何中心,也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西亚国家时明确提出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兰州新区恰处于此经济带的黄金地段,势必将在联系中亚、西亚、东欧地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通道作用,也将会成为中国进军西亚、东欧市场的重要平台。

兰州新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富足,电力资源充沛。所处的甘肃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其中,镍、钴、铂等12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铀矿储量居全国第六位。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全省可开发风能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七分之一、太阳能为全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极具有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工业生产的条件。

兰州新区具有丰富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并且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有以中科院兰州分院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1200多家,以兰州交通大学结构强度试验中心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0多个。作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基地,几十年的发展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成熟的产业工人。

兰州新区具有有机关联的产业布局。中国铁建、吉利汽车、正威国际、上海绿地等世界或国内500强企业已落户新区。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中航工业万里航空公司、兰石集团、兰通厂等一大批中央省市企业也将随出城入园政策全部迁建新区,快速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产业集群。

兰州新区获批以来,一系列国家级的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出台,使更多名优企业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热土。兰州新区将继续以区位、交通、要素资源、科技人才及政策等优势,面向全球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深化自身经济合作实力。相信这里会是您放飞梦想的最佳选择!

 

 

循环经济省级示范区

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第一个地区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甘肃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也是国务院决定的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示范区。

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分两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目标(2009年—2010年):为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相协调,在现有32户国家和省级试点企业、10个省级试点园区、4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把试点提升为示范,并使示范企业增加到6个。在全省范围内打造16条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链,重点建设“兰白”、“平庆”、金昌、“酒嘉”、“张武定(定西市陇西县)”等七个循环经济基地。

第二阶段目标(2011年—2015年):在经过第一阶段的重点突破和全面铺开后,继续深化省级试点示范工作,到2012年,使省级示范试点企业达到100家,示范试点园区达到36家,示范试点城市增加到8个,并选择50家企业重点培育为示范企业。到2015年,建立起循环型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体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得到完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资源出产率等指标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重大进展,成为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的省级示范区。

网页建议使用内核为 IE9及IE9 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技术支持:政维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