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官网!

宏观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联合国助皖企卖二氧化碳 获取“绿色融资”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19日   阅读次数:628次  
     全球变暖的现实让二氧化碳排放权贸易生意火爆,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投资者拥入中国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权。我省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巨大,但获得的国外投资却不多。近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政府建立的“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开发合作项目”在我省进行试点,这将帮助我省企业参与全球二氧化碳市场,获得“绿色融资”。

  1吨二氧化碳可卖10美元;此举既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可获得“绿色融资”

  我省成立二氧化碳中介

  今年3月,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科技部等投资170万美元开发的“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开发合作项目”在北京启动,4月中旬,该项目公布了在我国的12个试点省份,安徽列入其中。据了解,该项目将在试点省份建立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这些中心将作为国际投资机构与地方合作伙伴之间的桥梁,帮助当地企业从发达国家获取“碳融资”。

  在我省,承担二氧化碳买卖中介的是去年底成立的安徽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该中心副主任马晓群表示,虽然全球碳市场生意火爆,但是我省一些本来可以参与的企业却并不知情,或者不知道如何进行国际交易。我省加入联合国碳融资项目后,将扩大我省二氧化碳市场,使一些皖企获得额外的资金和技术。据悉,联合国碳融资项目今天将在我省开展首次培训。

  1吨二氧化碳约卖10美元

  《京都议定书》约定,发达国家必须完成一定量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而对发展中国家则没有要求。但是,发达国家的减排成本非常大,于是很多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企业减排二氧化碳,作为自己履行减排义务的组成部分。CDM(清洁发展机制)则是目前国际碳市场上最流行的一种二氧化碳贸易机制。

  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项目经理邹研介绍,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每减排1吨标准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就可以获得1吨标准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权。而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通过吸引额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污染,从而促进国内的可持续发展。邹研介绍,目前国际市场上1吨二氧化碳大约卖10美元。

  据世界银行专家估算,中国实施CDM的潜力每年可达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超过全球需求的一半。

  我省二氧化碳交易不热

  然而,与我国部分省份相比,我省CDM起步慢了一拍。截至2006年12月31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我国CDM项目有255个,但我省才占5个。

  合肥工业大学资环学院副教授朱承驻说,我省的大型煤矿、热力发电厂、水泥厂、秸秆生物质发电技术等,都有发展成CDM项目的可能,但目前我省对其研究与开发还很不够。朱承驻说,利用CDM项目,可以帮助企业争取国外资金与技术,用以节能降耗、减少污染。“而且,利用这些项目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取得减排信用,从而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因此,加快我省CDM项目开发刻不容缓。”

  据了解,CDM项目已经在我省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项目也纷纷落户我省。今年3月份,淮北矿业集团海孜、芦岭瓦斯发电项目,成为我国首个煤层气(矿井瓦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每年能够减排二氧化碳29万多吨。

  二氧化碳交易潜力将摸底

  目前我省还没有开展针对CDM潜在项目的调查,因此缺少第一手资料。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马晓群表示,将利用3个月时间,对我省煤炭、石化、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进而对我省CDM项目潜力进行分析,并初步确定我省实施减排项目的优先发展领域,集中力量开发挖掘一批CDM项目,并建立潜在的CDM项目数据库。

  马晓群表示,将积极帮助皖企寻找国际市场上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买家,希望通过CDM项目引进国外的资金与先进技术,引导我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从而优化我省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单位GDP的能耗与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有利于改善我省部分重污染型部门资金短缺及环保设施缺乏的现状,有利于保障我省生态环境安全。”
网页建议使用内核为 IE9及IE9 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技术支持:政维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