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低收入阶层来说,收入的上涨并未让他们“富裕感”更强。
合肥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虽然合肥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1%以上,但居民家庭的总支出也在快速增加。今年上半年,合肥市民的可支配收入虽然比去年增长了1194元,合肥市民今年上半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也比去年增长了912元,也就是说,新增加的收入其实绝大部分与新增加的消费开支相抵消,并且今年上半年合肥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同比增长幅度还高于收入增长幅度。
合肥市城调队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合肥人的消费支出占其收入比重为72.5%。而去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仅为71.8%,这一对比显示,虽然居民收入大涨,但更多的钱仍被用于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中。这一方面反映出合肥人的消费意愿与购买力在增强,但同时表明,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引发了居民消费开支的快速增加,合肥人虽然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居民很难体会到明显的“富裕感”。
解析:谁驱动了收入增长
赵先生对于收入上涨的感受其实也应当是合肥市市民相对普遍的感受。因为根据合肥市城调队住户处对全市400户居民抽样调查的统计,城市居民家庭投资的多元化,是今年上半年以来合肥市居民收入增长的四大推动力之一。据合肥市城调队住户处程国胜处长介绍,由于家庭投资多元化,合肥市民的利息、股息与经利等财产性收入逐年增多。特别是去年以来,股市的牛市行情,使得投资于股市的居民财产性收入迅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合肥市人均来自利息、股息与红利方面的收入为60.0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倍。
除去股市因素推动外,程国胜认为,宏观经济走强是居民收入上涨的根本性因素,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实现了590.41亿元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以上,显然,经济的快速增长始终是收入上涨的“源头”。经济增长对于收入增长的最直接带动作用首先就表现为,由于经济持续向好,企业数量与质量均有提高,使得就业机会大大增加。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城镇在岗职工人数同比增加6%,而对于那些曾经的失业者们来说,重新寻得一份工作,就意味着他们摆脱了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行列,他们的收入显然会成倍上涨。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而引发的工资性收入上涨,是今年合肥市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因素。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在岗职工工资增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以及地方津贴、补贴均大幅度提高,上半年合肥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为5538.44元,同比增长24%,超过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长幅度。
与在岗职工相比,经商人群手头的钱“更活”,收入涨得也更快。合肥市城调队的调查资料显示,由于合肥市最近几年积极倡导全民创业,积极扶持个体经济发展,个体经营者的经营性收入开始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上半年,合肥市个体经营户的经营性净收入同比增长34.7%,比在岗职工工资性收入增长幅度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因此,个体创业者以及经商人群们在合肥市居民收入最新一轮快速增长中,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