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从总体看,皖北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化水平提升,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 1143.1亿元,占全省27.9%。产业结构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 600.9亿元,占全省 19.6%,同比提高 1.5个百分点。发展质量提升,规上工业利润 118.9亿元、占全省比重 20.4%。工业品产销衔接顺畅,淮北、淮南、宿州三市工业产销率均超 98%。发展后劲增强,规上工业企业达4104户,占全省28.1%,与2012年底持平,但数量净增465户。工业投资876.7亿元,增长 23.1%;技改投资379亿元,增长25.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和1.5百分点。
从区域看,皖北各市呈现差异化发展、竞相发展态势。蚌埠市借助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政策优势,走“3+1”产业发展道路 (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硅晶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产业正在形成优势。宿州市依托劳动力资源、市场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轻纺鞋服和云计算产业,工业化快速起步 (工业化率已达36.4%)。淮北市食品、纺织、机械制造等非煤产业快速发展,产值比重达到 66.4%。毫州市围绕 “药、酒、煤”,走特色发展道路,连续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前 3位。淮南市坚持 “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思路,着力打造千亿级现代煤化工产业。阜阳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煤电、化工、电子机械、生物医药等八大产业工业总产值 比重约占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