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合芜蚌试验区被写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示范区共同成为全国三大自主创新试验范区。2001年,合芜蚌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专利授权量、引进高端人才数、产学研合作项目数等主指标均超过全省总量的55%。一是高端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中航、中建材等央企及驻皖高校院所纷纷与我省开展战略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38个“海归”项目和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等知名中介、咨询服务机构落户试验区。京东方、东芯通信等高端企业入驻试验区。41 个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和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由试验区承担,获国家科技拨款13亿元。二是创新要素加速聚集。试验区引进高端人才近万名,培训专业人才 5万多人次。落实积极的科技投融资政策,省市财政投入科技经费近12亿元,引导社会科技投入近50亿元,放大产业投入463亿元。省5亿元创投引导基金起到乘数效应,引导设立创投基金13支,总规模40.2亿元,累计对企业投资7.9亿元。三是发展速度快速提升。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及其占GDP比重分别是2008年的2.1倍、2倍和1.3倍;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是2008年的3.7倍、3.5倍和2.4倍;引进高端人才数和入选 “千人计划”数占全省的60% 、95.7%。合肥被列为我国未来十年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芜湖被列为全国25个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之一,蚌埠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位次前移了41位。
上一条:我省装备制造业聚力六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