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官网!

各地商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商会

徽商大会将召开 "郑州经验"压力还是动力?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29日   阅读次数:1657次  

    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两万余全球炎黄子孙祭拜完轩辕黄帝刚刚离去,46000名参加中博会的中外客商,又赴郑州寻觅商机。接连承办大型活动,郑州是赔钱赚吆喝,还是更有另一层深意?中博会期间,本报与河南商报联合河南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等,在郑州市民当中对此进行了专项调查,获得了最鲜活的第一手数据。面对正在探索的合肥会展业,“郑州经验”给予我们的到底是压力还是动力?“烧”钱还是挣钱?

  中博会组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6日,到会中外客商共45991人,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层次之高,在河南历史上绝无仅有。如此规模巨大的盛会,当地资金投入肯定不菲,但这一高规格的会展到底是“烧”钱还是挣钱呢?

  数据分析显示,在近46000名客商中,住宿费用自理者45000名,按照郑州市区中博会期间星级酒店(宾馆)双人标准间最高限价估算,三星级酒店2人标准间均价在500元左右,三天时间内,45000名客商就为酒店业奉献了3450万元。有关资料表明,会展经济对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系数,平均比值已达到1:10。由此来看,郑州市在中博会期间的收入至少在4亿元左右。而由此产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无形潜在的价值,更不可估量。

  对此,95.8%的被访者也认为,中博会在郑州举行会促进郑州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其中接近一半的市民认为,这种促进作用能长时间持续。市民因举办中博会而自豪调查显示,约有接近八成的市民表示,因为中博会在郑州举办而感到自豪。这一强烈的自豪感还促进了市民素质的提高,97.9%的市民表示,会因为中博会而更加注重自身公共文明行为,决不给郑州市城市形象“抹黑”。多数被访者也表示,确实感受到了市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最为明显的是不文明行为有所减少,市民更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为此,许多市民还积极为当地政府支招。调查显示,60.1%的市民认为,郑州要承办好国内乃至国际性的展会,交通状况的改善首当其冲,其次是城市建设和市民素质的提高。合肥怎么办?合肥以至安徽正在迅速崛起之中,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也在逐步强化,特别是迫切需要大量的投资资金。通过举办大型展会展示城市形象,促进资本流动,合肥也已有过多次尝试,例如全国农机展、项目资本对接会及国际徽商大会等。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合肥的会展业刚刚起步,特别是与市民的联动相对较少。更有甚者,有的会展刚刚开始半天,一些参加者即撤摊而去。

  眼下,2007国际徽商大会召开在即,从在合肥举办的一些展会的情况来看,住宿条件、交通条件以及服务水平等,至今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而郑州经验则告诉我们,展会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会产生一连串的延伸效应,如直接的酒店业收入、旅游业收入等,将对发展第三产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此前一些经济学家也曾告诉记者,合肥第三产业仍需大力发展,并可对推动全民创业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而最为影响深远的,则是市民归属感的提高。记者在郑州中博会采访期间,一些参会代表均表示这是第一次来郑州,或是较少来到郑州,对郑州的感性认识也仅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而至昨日中博会闭幕时,许多代表则表示,对郑州以及河南的印象已完全改变,感受到这里的发展速度很快,城市经济很有活力。参会代表的这一转变也将会传达到主办地的市民当中,对提高当地市民的信心及归属感,自当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国际徽商大会即将于20天后在合肥开幕,我们希望“郑州经验”除了给予我们压力外,更多的还是动力。我们也期待通过这次经贸盛会及以后的其他展会,签到更多的“大单”;同时更期待通过举办高规格的展会,酒店、交通、旅游等各领域都能有更出彩的表现。而通过成功地举办展会,能促进群众归属感的进一步提高,各地客商更愿意来合肥及安徽观光或投资,群众更加热爱这座城市,热爱崛起中的安徽。

网页建议使用内核为 IE9及IE9 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技术支持:政维嘉楠